——記集團“最強掘進隊”新元公司綜掘二隊一組
不怕任務重,不怕條件差,不怕苦和累。在新元公司,有一支敢打敢拼、銳意進取、勇于創新的星級隊組。2024年完成進尺任務3755米,榮獲集團“工人先鋒號”榮譽表彰,他們就是綜掘二隊一組。
“六查”溯源筑牢安全防線
晨光初照礦區,綜掘二隊一組崗前儀式上,隊長張衛強的話語擲地有聲:“今天正常對3412輔助進風巷進行掘進作業,根據近期‘六查’追溯,暴露出較為突出的問題,咱們在掘進頭臨時支護骨架網未做到全覆蓋、煤頭開機前的安全確認抓得不徹底……跟班隊長、班組長要充分發揮指揮員作用,確保各項安全措施落地見效。”
綜掘二隊一組按照“抓當前與抓長遠相結合,抓基礎與抓管理相結合”的思路,運用“六查”工作法,全面落實“風險可控、事故可防”的安全理念。多年扎根一線的老員工王玉深有感觸:“‘六查’就像我的‘安全搭檔’,一刻都離不得。”他記得,不久前在設備調試時,嚴格執行“查行為”要求,仔細核對操作步驟,發現連接線路接口有細微松動。“若未及時發現,設備運行極可能短路。”如今,“六查”已讓他養成“上標準崗,干標準活”的工作習慣,每項操作都經得起檢驗。
“六查”工作法扭轉了隊組安全管理局面。張衛強展示的數據令人振奮:現場安全隱患率同比下降47%,員工“三違”發生率同比下降28%。
此外,綜掘二隊一組還堅持開展“黑色三分鐘,生死一瞬間”事故案例警示教育、視頻反“三違”、自救器盲戴等工作,杜絕零打碎敲事故。通過“月計劃、周考核、日培訓”模式,扎實推行“手指口述”,持續提升員工安全生產意識與技能操作水平,從根源上防范違章事故,為隊組完成各項目標任務筑牢安全防線。
勠力同心確保正規循環
“單體柱支設必須達到最大高度,保證掘機在上坡過程中機身不與頂板摩擦!”在3412輔助進風巷施工現場,隊長張衛強的指令鏗鏘有力。
2024年11月中旬,3412輔助進風巷巷道掘進至陷落柱區域,隊組第一時間按過陷落柱措施施工,然而在已架設26架T型棚后,掘進掌頭煤層坡度驟然增大至17°,固定規格的T型棚成為掘進機爬坡的“攔路虎”。關鍵時刻,張衛強和技術員王磊立即召集隊組技術骨干召開會議,經過反復推演,決定采用單體柱和π型梁組合的可調節支護體系。該方案能夠充分發揮單體柱的高度伸縮優勢,為掘進機開辟出一條靈活適配坡度變化的“安全通道”。
支護方案的調整僅是攻堅的第一步。在坡度變化節點處,掘進機因高度限制仍無法通行。隊組職工手持測量儀反復測算,通過分段支護、精準調節單體柱高度,成功搭建出契合掘進機爬坡角度的支護結構。當轟鳴的掘進機首次順利通過陡坡段時,現場爆發出熱烈歡呼聲。
陷落柱順利通過后,隊組乘勝追擊,指揮掘進機二次退機鏟底,精細調整巷道坡度,并重新支設T型棚加固。這支隊伍以“白加黑”的奮戰模式,僅用45天便穿越構造復雜地段,較常規工期縮短近一半,同時掘進效率提升40%。
創新管理激發隊組活力
在追求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綜掘二隊一組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不斷完善管理體系,提升團隊競爭力。
綜掘二隊一組以完善監督機制為切入點,增設工資分配監督員、質量檢查員等崗位,讓隊組監督機制更加民主、健全;在人員安排方面,秉持“善于其位者謀其事”的原則,建立起公平公正的崗位競爭機制;在物資管理和節能降耗上,建立了完善的物資材料領、用、管和經濟核算制度,制定科學可靠的修舊利廢措施,堅持日統計、旬匯總、月分析,使節能降耗達到內控指標以下,資源回收率達到95%以上。
此外,該隊組積極鼓勵創新,每月組織開展崗位小革新、小發明的合理化建議活動;每年至少實施兩條能產生直接效益的合理化建議;每季度開展一次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如今三分之一以上的隊組成員都成為了技術能手。
綜掘二隊一組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他們長期以來堅持不懈、努力奮斗的結果。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工人先鋒號”的深刻內涵,展現了新時代勞動者的風采和擔當。
(文 李佳琦 潘潤花)
責任編輯:李世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