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雷陣雨+暴雨,山西大范圍降雨;
6月28日,陣風風力達7級以上!山西發布雷暴大風預警;
6月29日,山西局地有大到暴雨。
今年進入夏季以來,強降雨、雷電等極端天氣頻現,給安全生產帶來諸多挑戰。集團將雨季“三防”工作視為安全生產的核心要務,從頂層設計到資源調配均給予高度重視。而各生產單位亦秉持“防患于未然”的理念,以“零疏漏”的態度落實各項舉措,形成“上下同頻、齊抓共管”的防汛格局,讓集團部署在一線落地生根,切實將“重視”轉化為守護生產安全的堅實行動。
“早” 字為先:超前謀劃筑牢防汛根基
早部署、早檢查、早準備、早處理——“早”字當頭超前謀劃是各單位開展雨季“三防”工作的重要原則。
雨季來臨之前,王莊煤礦就按照集團部署要求,結合實際情況針對性制定重點防范措施,形成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負全責的組織體系,切實做到分工仔細、責任明確、工作有序,確保人員配備到位、物資供應到位、隱患排查到位,步步設防、環環緊扣,筑牢安全防線。進一步健全責任落實、動態檢查、業務+值班巡查、零匯報、應急響應、激勵考核六大機制,確保雨季“三防”工作有部署、有落實、有檢查、有匯報、有預案、有應急、有考核。
古城煤礦本著“機構落實、人員落實、搶險物資落實、措施落實、職責落實”的原則,明確了各部門的職責和任務,全面分析研判汛期水害風險,建立了災害性天氣預警和預防機制、重點部位巡視檢查制度及暴雨、洪水等極端天氣停產撤人制度等,確保各項工作得到有效推進。
為有效應對汛期,保障公司安全生產穩定運行,壽陽化工迅速響應,周密部署,成立了雨季“三防”指揮部,制定詳細的工作安排,明確各部室、各中心在雨季“三防”工作中的職責和任務,將責任層層分解,落實到人,確保工作有序開展。
全域排查:靶向治理消除安全隱患
風險隱患排查治理是雨季“三防”工作的重中之重。
為將集團提出的措施要求落實落細,王莊煤礦按照“六查”工作標準,對所管轄責任區開展全面排查工作,特別是對采煤沉陷區尤其是沉陷引起的水淹區、地裂縫;廠房、民房、辦公區等建筑物;高陡邊坡、擋墻、山體、矸石山、煤堆等重點區域進一步加大地質災害排查力度。特別加強雨前、雨中、雨后井上下巡查工作,每次降大暴雨時和雨后,指派專人檢查礦區及附近地表有無裂縫、老空陷落和塌陷等現象,觀測礦井涌水量是否有變化情況,發現隱患及時處理。
陽泉五礦在“超前探測”方面,嚴格執行“三專兩探一撤”規定,采空區和積水區執行“四線”管理,采取物探先行、化探跟進、鉆探驗證的綜合探測手段進行超前探測,若存在明顯水患異常,采取探放水查全、探清、放凈、驗準“四步”工作法,徹底消除水患。
壽陽化工按照“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對影響安全度汛的地面隱患和薄弱環節進行全面排查總結。每次降大到暴雨時和雨后,各中心派專人檢查裝置區及附近地表,發現隱患及時處理。建立隱患臺賬,明確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和整改責任人,實行閉環管理,確保隱患及時整改到位。同時,該公司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控,確保安全附件、配套環保裝置及電儀設施、罐區圍堰、排水設施、附近邊坡的安全。
恒通化工生產管理部聯合HSE管理部與氣象部門建立實時預警通道,根據雨情、雷電等信息提前部署防御措施。隱患排查實行部門責任制:生產管理部電氣中心重點檢查檢測避雷裝置與機電設備,保障應急供電;生產管理部計控中心專項排查控制系統防雷擊措施;技改項目部基建科完成全廠區建筑物漏雨修繕及危舊建筑加固,從源頭消除風險。
實戰演練:以練為戰提升應急能力
“報告調度,我們在中央區工業廣場巡查中發現副立井周邊地面積水上升,地面水位接近副立井南部地面標高高度……”
為全面提升礦井抗災應變能力,余吾煤業公司以“實戰化、場景化”為導向,開展多輪次、多類型應急演練。除了主排水系統搶險演練外,還針對安全用電事故、設備設施故障、邊坡滑坡等突發場景進行模擬實戰,參與人員達300余人次。通過“以練促改、以改提能”,廣大干部員工的防汛意識和協同作戰能力顯著增強。
“為提高員工的應急處置能力,我們結合實際情況,編制了古城煤礦雨季三防及水災應急預案,制定完善了極端天氣應急預案,對重大災害治理、隱蔽致災因素進行普查,清單化落實雨季三防各項措施。”古城煤礦地測部范鵬凱告訴記者,他們依據應急預案進行了應急演練。演練內容涵蓋了暴雨、雷電、洪水等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流程,讓員工熟悉和掌握應急處置技能等。通過演練,不僅提高了員工的應急處置能力,也增強了員工的安全意識。
碳一化工公司摒棄“走過場”式演練,以“貼近實戰、注重實效”為原則,大力推行無腳本“雙盲”演練、專項應急預案演練、復雜氣象條件下演練,優化應急指揮中心功能,強化各應急小組間無縫協同聯動能力。
智能賦能:科技驅動構建智慧防線
“積極在雨季三防風險監測預警、巡查巡檢、應急響應和處置、搶險救援等方面進行智能化、體系化的科研創新和新技術推廣應用,進一步提升全集團雨季三防風險防范和處突能力。”這是集團下發的《關于做好潞安化工集團2025年雨季“三防”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的一項重要內容。
在開拓煤業,物聯網技術正將煤礦水文監測帶入數字化新階段,逐漸告別過去依賴人工巡檢、受制于天氣地形的傳統模式。
“我們部署的水文動態監測系統,可對井下異常水害進行實時監控預警,關鍵數據同步上傳地面。一旦水位超限,系統即刻觸發報警并自動生成處置方案。”開拓煤業地測部部長秦文強說。
用數據代替經驗,水文監測邁入“分鐘級”精準時代的同時,開拓煤業智能化排水系統也開啟了“無人值守”新階段。
針對雨季涌水量增大的難題,該公司對11號煤排水系統實施智能化改造,成功實現了無人值守運行。在此基礎上,地面巡查引入無人機技術,裂縫與沉陷區的排查效率顯著提升。年內已完成2次“三防”聯合應急演練,整體救援響應效率較去年同期有明顯提升。
常村煤礦面對雷電、潮濕、雨水等對井下高壓電力設備的威脅,同樣使用智能化手段構筑“安全結界”。
該礦供電隊依托智能供電平臺,對6kV高壓供電設備實施動態監測。該平臺通過布置在井下采區的傳感網絡,實時回傳設備絕緣狀態、溫濕度等關鍵參數,一旦數據超限立即觸發三級預警機制。同時,井下各采區配備的專職巡查檢修工與智能平臺形成聯動閉環,平臺報警后,檢修人員通過移動終端接收定位信息,5分鐘內即可抵達故障點進行處理,提高了供電的可靠率,為礦井的雨季穩產提供了堅實保障。
(文/圖 牛書紅 劉明星 王瑞玨 路秦堯 王亞楠 李玥穎 梁文娟 常偉 李斌斌 石啟平 王先峰 秦峰 馬麗娟 韓曉玲)
責任編輯:郝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