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全面優化礦井通風系統實現提質增效
在煤炭生產體系中,礦井通風系統是保障安全生產的核心要素,如同人體的呼吸系統,維系著井下作業環境的安全穩定。為確保每座礦井的“呼吸系統”暢通無阻,集團開啟了一場為期14個月、覆蓋旗下29座礦井的大規模通風系統專項會診行動,為各礦井通風系統“查病因”“開良方”,累計查出問題209條,提出意見128條。
全面會診“查病因”
近年來,隨著集團各礦井開采范圍的不斷拓展,采掘深度持續加深,原本就復雜的通風系統變得愈發棘手,安全隱患如影隨形。為了從根源上預防重大事故發生,能源事業部通風部于2023年6月開始組織了一場把脈式通風系統專項會診活動。
“這次會診,我們專門外聘院校老師及同行業水平高、業務精的專家能手組成陣容強大、專業過硬的會診團隊,重點對礦井通風系統及基礎管理進行診斷,推動礦井本質安全、高效生產。”能源事業部通風部副部長羅明坤介紹說。
“我們會診主要以《煤礦安全規程》(2022)相關規定,《煤礦井工開采通風技術條件》相關技術條款,集團‘一通三防’管理規定,能源事業部年度煤礦安全工作安排為依據,對29座礦井存在的問題短板,提出優化意見。”會診團隊專家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馬恒教授向記者詳細介紹。
在會診過程中,會診團隊仔細查閱圖紙,精準把握通風系統布局;深入井下,逐一檢查通風設備運行狀況和設施完好程度;與相關人員深入交流,全面了解管理難題。2024年8月,會診團隊完成對29座礦井的調研,編制了會診報告,準確指出各礦井通風系統存在的問題,為后續整改指明了方向。
“我們要求各礦針對問題,制定整改措施、明確責任、完成整改,將整改完成情況納入重點工作進行跟蹤落實與績效考核,保證整改效率和質量。”能源事業部通風部通風科郭秀廷說。
精準診斷開良方
通風資源分配嚴重失衡,礦井圖紙繪制不規范、更新不及時,分風點隨采掘活動變動過于頻繁,主扇負擔區域分配不合理,通風管理混亂,通風設施老化、密閉性差……在此次全面“體檢”中,各煤礦通風系統暴露出諸多問題。面對這些復雜問題,會診團隊“對癥下藥”,為每一座礦井量身定制整改“良方”。
“在每一座礦井,會診團隊都對通風系統在制度、管理、設計、設備、技術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全面匯總和逐項分析,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優化建議,為礦井提升通風能力,實現安全、規范、穩定、高效生產提供了有力指導。”羅明坤說。
對于會診團隊而言,他們的任務重心不僅在治標,更在治本。“通過這次會診,我們發現一個共通問題,就是沒有真正抓好基礎管理和源頭控制,這就說明我們在觀念上和認識上還有很多不足,所以我們這次不僅要就問題解決問題,還要就問題挖掘問題,為大家構建和強化正確的工作思路,轉變一些錯誤的認知觀念,推動通風系統盡快達到最優狀態。”馬恒對記者說。
持續攻堅筑防線
十四個月時間內,通過會診團隊的履職盡責、能源事業部的嚴格監督和各礦的積極整改,這場凝聚行業頂尖智慧的通風系統專項會診活動終顯鋒芒。
漳村煤礦全面整改實施相關工程后,一、二水平節省用風量,邕子風井增加風量、降低負壓,節省了巷修費用和電費。
王莊煤礦通過簡化老區通風系統、實施西風井降阻工程,有效節省用工成本、巷道維修成本、運行成本等費用。
五陽煤礦在全面整改后,減少節省用風量7200m3/min。
通過整改實現質效雙提升,是此次會診活動的必然追求,也是推動各礦井通風系統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各礦通過降阻優化工程,通風能力和效率大幅提升,經濟效益顯著。
能源事業部通風部部長趙新華告訴記者:“今后,我們將結合國家局出臺的‘通風三十條’及潞安通風管理‘3.0模式’,對各礦井通風系統專項會診進行‘回頭看’,督促各礦按時按要求完成相關問題的整改,持續做好通風系統管理工作,穩步提升礦井通風管理水平,筑牢通風保障防線。”
(文 牛書紅)
責任編輯:郝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