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潞安化工集團網站 時間:2025-01-24
——2024年終報道之強煤篇
“煤炭產業是潞安的基礎和基業,要想實現‘一年要比一年好’的目標,就必須牢固樹立‘效益’意識,全力以赴練內功、保安全,真正穩住基本盤、當好大后方。”這是集團二屆一次職代會聚焦“強煤”發展提出的新要求。
煤炭產業是集團“雙主業”之一,也是集團戰略發展的“壓艙石”和“穩定器”,是企業轉型發展的“基點”和“基礎”。2024年,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集團積極踐行“價值成就你我”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堅定落實“安全、環保、低耗、高效”發展原則,不斷提升產業盈利能力、轉型動力和發展后勁,持續推進清潔高效利用和綠色低碳發展,全力推動煤炭產業資源申辦、安全生產、提質增效等大事要事,圓滿完成了全年各項目標任務。
裝備升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設備的更新升級對于提升現代化綜采掘進的核心競爭力有著關鍵性的意義。為解決深部開采條件下的復合災害治理問題,集團全面實施“以巖保煤”戰略,積極跟進國內外最新巖巷掘進裝備,與相關單位主動溝通調研,引入了“潞盾一號”盾構機。經過一年的穩定運行,“潞盾一號”屢創新高,為集團實施大斷面巖巷快速掘進蹚出了一條新路子。
為加快礦井智能化建設步伐,集團在古城煤礦S2301工作面開采之際,首次引進了12000KN型液壓支架智能化采掘設備,這也是集團目前最大的液壓支架。與以往引進新設備不同的是,此次古城煤礦不僅安裝了大型放頂煤液壓支架,還完成了與之成套的智能化裝備安裝。除了12000KN中間支架,還包括有過渡架、端頭支架、遠程供液、乳化液自動配比裝置、遠程供電系統等裝置。
“對智能化設備而言,成套裝備的優勢是很明顯的。我們可以從設計、生產、制造的源頭進行統一整體控制,性能高度匹配,能確保設備的高可靠性、高先進性、高安全性,實現高產高效采煤。”能源事業部生產部部長、高級首席師黃煒偉向記者介紹道。
據了解,采用成套設備后,古城煤礦S2301工作面頂板支護效果好,煤墻完整性得到了保證,工作面工程質量高。
“后期正規循環穩定可保證6刀/天,日產量可達1.9萬噸,開機率可保證達90%以上,智能化設備可節省人工3-5人,單在S2301工作面可多回收煤炭資源約2.3萬噸,可產生效益約1725萬元。”古城煤礦生產技術中心采煤科科長徐愛紅說道。
除了引進新設備,能源事業部生產部還積極推進采掘裝備升級改造工作,14座生產煤礦綜采工作面配備了超前支架、端頭支架,對不適宜使用的全部進行了論證審批。
管理提效
2024年8月,集團通過線上限時競價的方式,以121.26億元的價格,競得襄垣縣上馬區塊煤炭探礦權,這也是集團近10年來取得的第一宗煤炭資源。
“此次競得山西省襄垣縣上馬區塊煤炭探礦權,毗鄰公司總部駐地和主力礦井區域,是集團一直以來積極爭取的可持續發展煤炭資源,也是咱們集團今年緊抓‘接續資源’申辦、打通可持續發展關鍵堵點難點取得的一項重大成果。”黃煒偉介紹道。
堅持資源盤活,加快爭取接續資源,是煤炭產業發展的關鍵,是集團系統發展“三大戰略”之一。2024年,集團緊盯時事政策,加快接續礦井規劃建設,對接省礦業權競爭出讓機制“應爭必爭”。上馬區塊煤炭探礦權的獲得,有效緩解了集團當前的資源緊張局面,增強了發展的后勁,進一步增強了企業核心功能、提升了核心競爭力。
“現在,我們正在積極推進姚家山、高家莊兩座新建礦井的建設審批手續辦理。下一步,能源事業部還將持續跟蹤五陽擴區、華潤擴區、后堡擴區等接續資源的辦理出讓進度,力爭再取得1-2宗礦權。同時,我們還要盤活內部資源,積極推動王莊煤礦和古城煤礦的調界和村莊搬遷等工作,最大化釋放壓煤資源。”黃煒偉介紹說。
資源盤活提后勁,安全管理提質效。2023年,古城煤礦綜采二隊原煤產量達502.86萬噸,成為集團首支年產量突破500萬噸的綜采隊組,榮獲集體“最強采煤隊”榮譽稱號。
新元公司綜掘一隊一組全年總進尺4111米,全員工效達到0.35m/工,綜合得分位列集團掘進隊之首,一舉將“最強掘進隊”收入囊中。
“2024年重新競選工人先鋒號,競選最具代表性的最強采煤隊、最強掘進隊,是煤炭管理板塊管理圍繞產能、工效兩個指標進行的新嘗試,效果明顯。”黃煒偉說。
能源事業部生產部深入推進礦井標準化體系建設,全方位開展“六查”行動,持續提升安全生產標準化動態達標管理水平,29座生產礦井完成特級安全高效礦井申報,資料評審已通過。寺家莊公司率先通過國家一級安全生產標準化礦井驗收。
科技賦能
科技創新推動能源開采大步走。集團一直以來高度重視能源開采的綠色化、智能化和可持續化,大力推廣應用綠色充填開采新技術,積極推進智能化礦井項目建設,助力企業實現礦井綠色高效開采、可持續發展。
“我們提出‘人機同步掘進’新思路,調整條帶掘進工序,在掘進上一個條帶的同時,人工開口掘進下一個條帶。待上條帶貫通后,再將風筒從上條帶倒至下個條帶,實現機掘上一個條帶和人工掘進下一個條帶同時進行。”常村煤礦生產黨支部書記高巖亮向記者介紹。常村煤礦根據現有地質構造和開采條件,采用短壁條帶充填開采技術,年充填置換煤炭計劃12萬噸,截至2024年12月底,已累計置換“三下”壓煤23.2萬噸。
據統計,常村煤礦、司馬煤業公司、郭莊煤業公司全年置換煤量49萬噸,五陽煤礦、常村煤礦全年置換煤量190萬噸。同時,集團全面推廣沿空留巷及切頂卸壓技術,通過技術創新實現降本增效。12座礦井完成沿空留巷12000米,復用巷道6500米。
新元公司作為山西省智能化煤礦建設先行者,擁有全國首個煤礦5G網絡,將5G技術與煤礦生產技術進行深度融合,開展大量5G應用技術的現場研究及應用示范,順利實施SPN環網項目。“目前新元公司已完成全礦井智能化建設,并通過上級主管部門的驗收評定,達到一類礦井中級智能化水平,智能化技術在保證礦井安全生產、降低勞動強度、減人提效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新元公司5G+智能化礦井建設辦公室副主任劉亮亮向記者介紹。
截至目前,集團已建成并通過上級部門驗收的智能化礦井15座,其中高河能源公司、新元公司為國家示范礦井,寺家莊公司、李村煤礦、陽泉五礦、阜生煤業公司、古城煤礦、常村煤礦、余吾煤業公司、司馬煤業公司、五陽煤礦、漳村煤礦、孟家窯煤業公司、王莊煤礦、潞寧煤業公司為山西省智能化礦井,已建成并通過驗收的智能化綜采工作面有36個,智能化掘進工作面123個,同時完成263個無人值守機房硐室以及6個機器人項目的建設。
乘勢而上,不以日月為限。2024年,集團噴吹煤外銷2200余萬噸,實現結構增效,噴吹煤成為最大的效益增長點。截至目前,29座生產礦井中,總先進產能8200萬噸,先進產能占比96.13%,處于全省領先水平。
凱歌而行,不以山海為遠。站在新起點,集團上下凝心聚力,起而行之,持續推動智能開采技術和綠色開采技術的融合發展,推動煤炭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集團礦井核心競爭力水平,錨定目標再創新篇。
(文 李佳琦)
責任編輯:郝佳麗
潞安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山西省長治市襄垣縣侯堡鎮
網站內容維護:集團新聞中心
Copyright : 2013-2021 Chinal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晉ICP備09009176號
本網站所刊登的各類信息,均為潞安化工集團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